• 师大首页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专业介绍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学院标识
  • 党建工作
    教工党建
    学生党建
    党员之家
    主题教育
  • 师资队伍
    特聘教授
    人才梯队
    专任教师
  • 学术科研
    重点学科
    项目申报
    科研成果
    科研仪器
    学术活动
  • 本科生教育
    课程建设
    通知公告
    专业介绍
    规章制度
    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
    成果展示
  • 研究生教育
    招生就业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导师简介
    导学思政
  • 教师教育
    微格实训
    教师技能考核
    教育实习
    教育研习
    基地建设
  • 国际合作
  • 社会服务
    自学考试
    教师培训
    合作办学
  • 学工在线
    学风建设
    科研与竞赛
    校园文化
    就业工作
    学生组织
    班级风采
    学生资助
    学子风采
    学生团建
  • 校友工作
师大首页
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动态
山海共富寻访 | 排前村:党建深耕兴产业,民族同心话丰穰
发布时间: 2025-07-20 浏览次数:10

暑风拂过畲乡,7月9日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智育星火 石榴同心”实践队走进了遂昌县三仁畲族乡排前村。从调研田间地头的产业基地到观摩文化礼堂的民俗展演,从与村支书的深入交流到和产业带头人的促膝长谈,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足迹,用目光捕捉民族群众携手奋进的身影。

排前村位于浙江遂昌县三仁畲族乡。这里7291亩山林与932亩耕地交错,2508亩竹林、1197亩茶园点缀其间,穿村河道与分支河流勾勒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1949年设村以来,历经体制变迁定名“排前”。排前村少数民族占60%,以笋竹、茶叶等为主导产业。因创新便民服务中心模式,获“全省十佳便民服务中心”及2014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成为乡村治理的样板。

支部扎根产业间,党员带头敢为先

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这是排前村发展的鲜明导向。实践队员在走访中深切感受到党建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引领作用。作为乡党建示范点,村党支部将堡垒筑在产业一线:支部书记雷月新带头示范,利用冬闲田种植苔菜,亩产达1500公斤,让全村村民的年均增收总额超过了百万元;党员们带头试种黄精,带动500余农户参与,户均年增收2万元。“党员先干、群众再跟,心里踏实!”村民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2024年,排前村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68.27%,实打实的收益让村民心里亮堂、干劲十足。

一水穿村润两族,同居共乐绘新图

畲汉群众同住一村、共饮一溪水,如何让“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排前村给出了温暖答案。文化礼堂里,畲族彩带编织与汉族民俗展演同台亮相;田间地头,村民们互相传授种植技巧——实践队员见证的正是这植根生活、日用而不觉的民族团结图景。产业协作中,村民不分彼此,参与黄精种植的50余户家庭中,多民族联合经营占比超七成。“我们有‘结对认亲’‘双语沟通’机制,矛盾刚冒头就化解了”,村文化礼堂管理员雷苏球介绍。实践队队员们深切感受到,村民们正同心同向,携手前进。

产业抱团铺富路,生活提质乐乎乎

单打独斗难成势,抱团发展方致远。实践队员在调研中发现排前村通过企业、合作社和农户联合发展,让特色产业焕发蓬勃生机。田垄间,早熟黄花菜以亩均近2万元的产值成为村民口中的“金条条”;御菊绿色农业专业合作社以电商为桥,大力推广林下种植模式,与黄精种植产业互补;“小畲味”公司通过直播带货,带动900余户农户实现农产品“出山进城”,年增收超百万元。“以前守着冬闲田发愁,现在成了‘增收田’;畲药草也变成了‘致富草’!”一位村民算起收入账,脸上满是笑容。随着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共富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从“会种地”到“善经营”,“共富学堂”培育出一批懂技术、通电商的新农人;从“守着青山”到“点绿成金”,数字技术正逐步融入畲歌传承、农产品销售。一幅产业兴、百姓富、文化荣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定盘星,民族团结是发展的动力源,产业兴旺是共富的金钥匙。排前村的蝶变,正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在党的领导下,各族群众同心同德、携手奋进的生动缩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 邮箱:jky@zjnu.cn
  • 浙ICP备05001954号-1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