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含黛,碧水传情。7月2日,一场跨越山海、让心与心紧密相连的送教活动,在遂昌县三仁畲族乡中心幼儿园火热启幕——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的教育星火,悄然点亮了畲乡学前教育的沃土。 活动期间,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云良一行专程赴遂昌县调研,并看望慰问了正在当地服务的我院“智育星火 石榴同心”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遂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潘吉文,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月娥,以及校党委副书记吕迎春,党委委员、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葛永海共同参加调研。
活动伊始,身着畲族传统服饰的孩子们列队在幼儿园门前两侧,用欢快的传统舞蹈,以最质朴的方式,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传递畲乡人民的热情。与此同时,由维吾尔族、藏族与汉族同学组成的实践队迎宾小组,以真诚的笑容与亲切的问候,共同为活动拉开了序幕。
随后,遂昌三仁畲族乡中心幼儿园园长王希介绍了幼儿园的办学情况及“快乐+”民族特色课程建设情况。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均介绍了我院师生及“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与幼儿园共建及送教活动的开展情况。活动已受到新华网、中国网等媒体广泛关注,相关报道浏览量超150万。本次为期1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将继续开展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与送教工作,突出民族文化课程送教特色,着力推动大中小幼一体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探索山海共富经验,旨在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教学”课程体系。
在实践队员胡珂滋、姚哲宇的带领下,蒋云良一行先后参观了汉华馆、苗韵馆、白染馆和畲艺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文化探秘之旅。在各场馆,实践队队员们化身小教师,结合馆内特色教学,向小朋友们生动地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从汉族文化的典雅厚重,到苗族、畲族等民族艺术的独特风情,大家在参观中感受多元文化共生共荣,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交流互鉴中悄然生长。
汉华馆:一笔一画,让汉服里的历史“活”起来
汉华馆内,实践队员们以“服饰里的历史密码”为线索,引导孩子们揭开汉服中蕴含的文化奥秘。小朋友们在吹塑板上仔细描摹交领曲裾的古朴线条、在宝相花纹里寻找对称美学、用彩笔标注裙摆的巧思结构……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一幅幅生动的汉服图案跃然板上。彩笔游走间,古朴的秦汉衣冠、华美的盛唐纹样、典雅的明制裙装渐次呈现。汉服的每一道衣褶好似都在诉说着华夏礼仪之邦的端庄,大唐盛世的包容,还有那份延续千年的“同袍”情谊。
苗韵馆:一草一叶,让药草里的智慧“传”下去
苗韵馆中,一场生动有趣的“草药文化体验课”正欢乐进行。实践队队员们手持香料袋,从香茅草驱蚊提神、薄荷叶解暑散热、艾草祛湿驱寒的功效讲起,把每种香草的妙用清晰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蒙眼识香游戏中,小朋友们在气味里辨析草木的独特个性,积极探索香茅草、薄荷叶等草药的功效。研磨草药时,小朋友们亲手操作石杵,石杵起落,香气弥漫。最后,实践队队员们带领小朋友们动手制作养生包。孩子们认真地将研磨好的金银花等材料分拣装袋,并发挥创意,用彩笔在素白的香包上描绘出精美的图案。
白染馆:一扎一染,让布里的团结“亮”起来
白染馆中,靛蓝色的染料香气与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实践队队员以“云南白族阿妈的魔法手艺”为引,生动讲解扎染的“防染”原理。孩子们兴奋地戴起围裙手套,用橡皮筋将白布捆出星月形状。当浸过靛蓝颜料的布套被解开,普通的白布神奇地“长”出了月亮与星辰。皎洁的明月象征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点点繁星则代表着56个民族。在孩子们灵巧的手中,一块块普通的白布完成了华丽的蜕变,化作一道道承载着民族团结情谊的独特纹理。
畲艺馆:一针一线,刺绣纹理让民族“连”起来
畲艺馆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刺绣中的纹样”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实践队员们以“图形密码”为线索,引导小朋友们逐步揭开畲族、藏族、维吾尔族、汉族四大民族刺绣纹样的文化奥秘。在畲族刺绣环节,小朋友们满怀对民族非遗的兴趣,积极探索纹样中的基础几何图形;藏族小老师索然多杰通过展示“乌朵”的装饰纹样,引导大家在牧羊编织品中寻找吉祥纹;维吾尔族小老师阿依佐合热借助艾德莱斯丝绸,巧妙引入“对称折叠”的数学概念;在汉族刺绣纹样学习环节,孩子们化身“纹样侦探”,用彩笔圈出铜钱纹中的隐藏图形。活动最后,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亲手体验刺绣创作。五彩的毛线在孩子们灵巧的手中穿梭,渐渐编织成一个个充满民族特色的创意纹样,将不同民族的情谊紧紧“绣”在了一起。
在民舞馆,维吾尔族队员玉孙江·玉苏普和凯丽比努尔·艾沙带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新疆特色舞蹈,通过生动教学传递民族文化魅力。展示环节,小朋友们与实践队同学携手,用灵动舞姿诠释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更向领导发出热情邀约。当各族身影共舞,欢声笑语回荡,民族团结不再是抽象概念,化作眼前鲜活、温暖的画面,深深印刻在每个人心间。
此次实践活动生动展现了浙师大学子践行民族团结使命的担当,从热情洋溢的迎宾接待,到真挚深入的文化交流,再到寓教于乐的文化参观与舞蹈互动,每个环节都深刻诠释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丰富内涵。
据悉,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实践队前一天与园方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讨。他们通过课程试讲、观摩示范课、接受教学点评等环节,获得了宝贵的教学实践体验。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有效提升了队员们的教学能力,也深化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园方教师对教学方案制定和课堂组织技巧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指导,队员们的教学技能得到显著提升。这些扎实的前期筹备工作,为后续系列活动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智育星火 石榴同心”实践队将继续以青春之姿奋进,构筑更加坚实的民族团结桥梁,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精神在更广阔的实践天地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