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至29日,浙江师范大学商务部援外学历学位教育(比较教育学硕士)项目2023级留学生走进浙江丽水遂昌,开启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之旅。活动融合教育交流、历史探寻与生态实践,立体展现浙西南小城的人文底蕴与发展活力,受到遂昌新闻、遂昌统战、学在遂昌等官方媒体账号的关注与报道。
留学生们来到北界成技校。该技校以“培训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为宗旨,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运作、农民受益”的立体培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到此考察,留下殷切嘱托。参观现场,留学生们围绕“产教融合机制”“农民培训可持续性”等问题,积极与校方交流,并认识到中国成人技能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参观北界成技校
留学生与北界成技校领导交流
在遂昌县实验小学,留学生们一进入校园就被学校浓厚的艺术氛围深深吸引。随后,大家欣赏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观摩了英语课堂及书法、版画等各类兴趣班活动。在最后的座谈会上,鲍宗武校长阐述了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通过课程展示与案例分享,生动展现了中国县域小学在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创新实践。
学在遂昌报道
遂昌新闻报道
中非两位小学校长合照
留学生与实验小学校长互动
遂昌县实验小学报道
5月28日上午,留学生走进三仁乡好川文化遗址,探秘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越文化遗存。这片被誉为“江南文明曙光”的遗址,出土了大量黑陶与玉器,生动印证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午,留学生前往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通过复原的古代矿洞和冶炼工艺展示,深入了解了独特的矿业遗迹、文化传承,以及其中蕴含的古代科技与生态智慧,领略了中国古代矿冶技术的卓越成就。随后,在关雎文化园,留学生接触了遂昌众多非遗项目,感受当地丰厚的文化底蕴。接着,在遂昌重要文化地标——汤显祖纪念馆,留学生了解到这位“东方莎士比亚”在遂昌任职期间推行的惠民政策,以及他的戏剧创作与当地文化的深厚渊源。当晚,通过昆曲《牡丹亭》选段的演出,他们直观感受了婉转唱腔与水袖神韵的当代演绎,沉浸式地体会了传统文化跨越国界的感染力。
参观三仁乡好川文化遗址
参观关雎文化园
遂昌统战报道
参观遂昌金矿
走进千佛山,留学生们在绿水青山间进行自然生态实践活动。这座秉持“生态立县”理念的国家级4A景区,拥有落差百米的龙潭飞瀑和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群落,大家通过实地考察,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浙西南山区的生动实践。
参观千佛山
此次遂昌之行,生动体现了商务部援外教育项目“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模式,也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教育工作者共建“教育命运共同体”的缩影。行程紧凑而内涵丰富,留学生们深入基层教育现场、探索历史文化脉络、考察生态实践范例,实现了从现象观察到理念共鸣的升华,完成了跨文明教育对话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