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芳华,教泽流长。值此浙江师范大学即将迎来建校七十周年暨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庆之际,我们特此推出【校友专访】系列栏目。本系列将聚焦不同领域的优秀校友,通过重温他们的求学时光,分享他们的职业历程与人生感悟,聆听他们对教育学科发展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在温暖回忆中重拾师大人的青春共鸣,在奋斗故事中读懂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底蕴。
缘起:一位“筑桥人”的圆梦之旅
“这一次,我终于真正‘回家’了。”11月16日下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迎来了一位期盼已久的家人——埃塞俄比亚教育部教材印刷与分发专家、我院2021级商务部硕士项目埃塞俄比亚籍校友YAZEW ZERIHUN ASSEGID。从长沙的项目现场专程重返金华,他此行为分享,更为圆一个深藏心底的梦:好好看看当年只在云端相识、却未能细细漫步的母校。

“在浙江师范大学系统的学习,尤其是对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深入了解,为我后来在教育部制定教材政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宝贵的启发。”尽管校园时光短暂,但知识的种子已深植心中。如今,他已成长为埃塞俄比亚教育部的教材印刷与分发专家,并正作为外派专家团队的一员,在长沙参加一项由中国公司中标的国家级教材印刷项目。从云端学子到国家专家,他成为了连贯中非教育合作坚实的桥梁。

分享:非洲困境与中国方案
“在非洲,许多孩子仍面临教材短缺的困境。”分享会上,YAZEW ZERIHUN ASSEGID直指问题的核心。他介绍,为应对政府投入不足等难题,埃塞俄比亚教育部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下,启动了大规模的教材印刷和普及项目。在此过程中,两家中国企业凭借其高效、专业的印刷能力成功中标,为当地教育发展提供了关键的“中国方案”。“中国技术的速度与质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更深度合作的期待——这份期待,也源自他在浙师学习时,对中国效率与质量的深刻理解。

互动:当学术思考遇见现实挑战
现场交流环节气氛热烈。比较教育所专任教师李佳宇等学院师生围绕非洲国家教材印刷的本地化,以及教材在后续分发环节的挑战等问题积极提问,YAZEW ZERIHUN ASSEGID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给予了详尽而坦诚的解答,为在座师生理解中非教育合作提供了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关怀的深刻启发。

馈赠:一份礼物,双向往来
座谈会结束之际,学院商务部项目主管徐倩代表学院向YAZEW ZERIHUN ASSEGID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纪念礼品。这份礼物,不仅承载着母校对校友的牵挂,更寄托了对中非教育合作未来更深、更实的展望。这是一次温暖的相聚,也是一个关于持续对话的承诺。

尾声:教育**,行者无疆
从浙师课堂走向非洲教育发展的前沿,YAZEW ZERIHUN ASSEGID用他的坚持与热忱,书写了国际校友的动人风采。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位位从浙师走出的国际校友,正如同播向世界的种子,在全球各地生根发芽,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教育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