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晚,浙江师范大学“‘山海’间的共富力量” 微党课比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举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荣获一等奖。此外,在前期学校举办的 “‘山海’间的共富力量红色寻访实践活动” 调研报告评比中,我院选送的《“石榴籽”聚力下的共富密码——基于遂昌三仁畲族乡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和《党建引领下民族融合与文化赋能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以丽水三仁畲族乡好川村为例》两篇调研报告荣获一等奖。

‘山海’间的共富力量”微课比赛颁奖现场(我院选手为左二)
微党课《石榴结籽紧相拥,启智传薪共富路》,生动讲述了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智育星火,石榴同心”实践队如何带着教育的温度走进遂昌三仁畲族乡。
微党课通过三个维度展现了该乡的振兴图景:三仁畲族乡幼儿园园长王希开发民族特色课程、打造特色场馆,以教育点亮希望、燃起文脉薪火;省文化特派员王陈辉创新打造“时尚青畲”品牌、改造文化地标,让畲族彩带等非遗技艺走向世界、焕发新生;村支书程卫星以党建引领搭建“共富工坊”,助力“小畲味”特产走出大山、走向市场。
在这场实践接力中,57名教育学子以亲历者身份,经过十五个日夜的专注与投入,将教育的温度与文化的厚度融入乡土——35节畲族特色课程如春雨润物,机器人科普为乡村孩子点亮科技之光;“畲潮集市”中青春涌动,笋干、香囊等农特产品沿着网络销往四方。教育学子们以行动播撒希望的种子,助力每个梦想如石榴花般热烈绽放。




实践团队15天里聚焦三仁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深入多处场所,梳理历史文脉,形成20余万字初始材料,通过经验总结、数据对比、斟字酌句,最终形成多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其中2篇荣获一等奖。

在调研报告《党建引领下民族融合与文化赋能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以丽水三仁畲族乡好川村为例》中,团队发现:党建引领、文化赋能与民族融合三大要素的协同推进,构成推动该民族混居村落走向共同富裕的核心机制,这一模式获得了超过八成村民的认同。
走访调研中,队员们了解到好川村通过发展箬叶产业、打造非遗文创产品、开辟研学路线等一系列举措,在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面向未来,好川村计划进一步借助分层党建精准服务多元群体,建设数字文化平台激活传统资源,共建共富产业园深化区域协作,以更具创新性和系统性的机制突破发展瓶颈,致力于打造可在浙西南乃至全国民族地区复制推广的“共富样本”。
在《“石榴籽”聚力下的共富密码——基于遂昌三仁畲族乡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中,团队系统梳理了三仁畲族乡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调研显示,该乡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通过党员示范带动黄精、竹笋等特色产业发展,并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在文化传承方面,乡里积极活化畲族文化资源,推动非遗技艺创新转化,促进畲汉文化交流融合。同时,依托数字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建设电商工坊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面对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专业人才不足等现实挑战,三仁畲族乡通过系列创新举措,推动共富实践由点及面、持续深化,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样本。



石榴抱籽同心,星火燃梦山海。教育学子们以青春之笔绘就共富新篇,微党课展现畲乡蝶变,调研彰显党建力量。
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实践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这份荣誉既是教院学子专业素养的体现,更是学院深化实践教学、推动思政与专业融合的成果。期待更多教育学子以实践为舟、担当为桨,在时代浪潮中续写“山海共富”新篇章,展现教育学院服务社会、助力振兴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