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教育学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注入动能,助力教师教育提质增效,9月23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傅关福一行来我院开展专题调研指导,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陪同调研。
调研座谈会上,傅关福指出,高校二级学院党委政治建设是确保学院发展方向的“定盘星”,而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则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面向教育强国建设新阶段,他强调,随着2034年“少子化”拐点的临近,教师教育领域正经历由“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学院转型。学院须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一是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科技赋能教学创新;二是强化资源统筹意识,主动对接学校战备资源,提前布局、精准投入,为改革发展赢得先机;三是坚守“守正创新”,在传承师范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明确改革方向,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作为学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傅关福期望学院能在全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中主动作为、争当先锋。他特别提到,要协同计算机等优势学科,构建“人工智能+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共同体,以服务浙江基础教育为己任,加快改革步伐,为学校建设“有力量的大学”贡献教育力量。
会上,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苏煜详细汇报了学院“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成果,同时也研判了各方面存在的挑战与潜在危机。与会教师积极建言。张天雪教授提出应战略性整合教育博士资源,并通过高校结盟实现协同攻坚,以破解学科发展困境。付八军教授建议明确浙师大教育学科在服务浙江基础教育方面的定位,实行错位发展,挖掘本土教育思想,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朱佳教授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提出应重点打造AI课程与产品,并加强成果转化与市场推广。蔡连玉教授则建议激活省级平台与新媒体资源,整合全校教研力量,打造教师教育品牌效应。
此次调研既是对教育学院当前工作的“精准把脉”,也是对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清晰导航”,更是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契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工作,系统梳理问题、细化改革方案,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学校在浙江省教师教育领域的引领地位。
文字|章微微
图片|成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