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大首页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专业介绍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学院标识
  • 党建工作
    教工党建
    学生党建
    党员之家
    主题教育
  • 师资队伍
    特聘教授
    人才梯队
    专任教师
  • 学术科研
    重点学科
    项目申报
    科研成果
    科研仪器
    学术活动
  • 本科生教育
    课程建设
    通知公告
    专业介绍
    规章制度
    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
    成果展示
  • 研究生教育
    招生就业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导师简介
    导学思政
  • 教师教育
    微格实训
    教师技能考核
    教育实习
    教育研习
    基地建设
  • 国际合作
  • 社会服务
    自学考试
    教师培训
    合作办学
  • 学工在线
    学风建设
    科研与竞赛
    校园文化
    就业工作
    学生组织
    班级风采
    学生资助
    学子风采
    学生团建
  • 校友工作
师大首页
学工在线
    首页  学工在线
拓展全球视野 锻造国际胜任力——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25暑期学生国际访学全纪实
发布时间: 2025-08-11 浏览次数:10

为深化全球教育视野,培育具有国际胜任力的新时代教育人才,2025年暑期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四十余名师生横跨亚、非、欧、美四大洲,参加多层次国际访学项目。他们深入世界顶尖学府与多元文化现场,在学术前沿碰撞思想,于文化交融中深化理解,开启了一场场拓展认知边界的国际化学习之旅。


集体访学

新加坡·香港

7月27日-8月23日,敦学访学团在新加坡、香港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研修学习。30名教育学子深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及香港大学等国际高校,学习教育前沿理论、教育技术等课程,并进行学术交流;走进新加坡国会、城市规划机构等,深入领略国家治理和城市规划的智慧;参观亚洲文明博物馆、进行城市考察等活动,沉浸式体验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访学团以学术交流为基础,旨在了解跨文化知识与历史,拓展教育全球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塑造具有全球视野的教育人才。



坦桑尼亚

在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青年博士徐倩老师的带领下,6名教育学子奔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开启为期8-10个月的访学征程。首月访学回顾,成长斐然:他们与达大校长深谈,聆听校史沿革,了解中非教育合作的半世纪情谊,感悟文明互鉴根基;走访阿鲁沙省马尼亚拉(Manyara)中学等基础教育阵地,从课堂互动到校园规划,探察当地教育生态;拜访浙江师范大学驻达累斯萨拉姆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依托浙师大对外教育合作平台深化交流;向联合国机构实习生取经,拓宽国际视野。学子们以脚步联结中非教育,通过交流厚植家国情怀,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书写着精彩的青春“中非教育互鉴”故事。




个人访学

在个人访学方面,多名教育学子参与丰富多样的海外访学项目,涵盖新加坡、英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无论是博士生的联合培养,还是硕士及本科生的夏校、短期访学,都为不同阶段的学子搭建了深入了解异国教育体系与文化特色的平台。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同学们在访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成长感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2022级课程与教学论(地理教育学)

博士研究生 葛佳浩

在导师、学院与学校的支持下,我有幸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博士生联合培养。在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席Chang Chew Hung教授的指导下,我系统学习了新加坡独特的地理教育理念与课程建设经验,了解了前沿的教育研究方法,全面提升科研素养与国际视野。在此期间,我参与了国立教育学院年度活动“知识建构工作坊”,与新加坡本地师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共同探讨教育话题,拓宽了专业知识边界,也增强了对教育现象的多元文化理解。



英国剑桥大学

2024级课程与教学论

硕士研究生 王思璇

在剑桥大学夏校期间,我主要学习了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并参观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康河(剑河)等著名景点。在参观国王学院时,我感受到了英国历史在色彩斑斓的窗花上流动;在《交易市场》《团体动力学》与《金融创新中的重大趋势》三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受到了中西教育理念的差异。以《团体动力学》课程为例,教授通过“飞机失事坠落沙漠”的实例,引导小组成员进行重要物品排序的实验,并通过跨文化小组协作任务,凸显对“过程性冲突”的重视——教师引导组员记录沟通中的权力博弈与认知偏差,而非单纯追求结论统一。这次剑桥之行增强了我对学术追求的兴趣和动力,未来我也会继续努力,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我的专业研究中。



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

小学教育2304班

 钱舒畅

2025年暑期,我赴日本开展了为期十二天的访学。我深入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学府,系统学习了涵盖制造业转型、人工智能、城市规划、再生医疗、数据统计及国际关系的前沿课程,深刻体会到跨学科融合对育人的重要性。通过参访丰田和欧姆龙等知名企业,我对精益生产、企业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深刻领悟到技术向善与社会信赖乃是企业长青的基石。在文化体验中,我亲手制作寿司、品鉴抹茶、绘制京友禅、试穿浴衣,于清水寺感受传统魅力,在文化交融中深化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此行不仅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理解,更让我反思:小学教育需要宏阔视野与跨界思维,教育者应连接社会与未来,方能更好地引导和陪伴每位孩子的成长旅程。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小学教育2404班

 乌英秀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夏校期间,我选修了《学术演讲》与《伯克利经验》课程,沉浸式体验了这座顶尖学府的学术氛围与文化精神。在这里,“表达”不仅是能力,更是态度——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日常交流中的观点碰撞,处处涌动着思想的力量。此行让我重新审视“学术表达”的意义:它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是跨文化对话的桥梁。未来,我将更主动地在专业研究中融入多元视角,因为唯有敢于在差异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方能实现真正的学术成长。




从新加坡、香港的学术前沿研修,到坦桑尼亚基础教育现场的深度观察;从剑桥大学重视“过程性冲突”的教学实践,到伯克利分校强调学术表达的思想高地,再到日本跨学科融合的探索之旅,教育学子的足迹跨越亚非欧美。他们在世界顶尖学府深化专业认知,于多元文化场景中淬炼跨文化理解力。这些经历不仅拓展了全球视野,更在实践中传递中国教育观察,贡献智慧。学子们正将国际见闻内化为成长养分,持续提升全球胜任力,为未来引领教育发展积蓄力量。

  •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 邮箱:jky@zjnu.cn
  • 浙ICP备05001954号-1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