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大首页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专业介绍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学院标识
  • 党建工作
    教工党建
    学生党建
    党员之家
    主题教育
  • 师资队伍
    特聘教授
    人才梯队
    专任教师
  • 学术科研
    重点学科
    项目申报
    科研成果
    科研仪器
    学术活动
  • 本科生教育
    课程建设
    通知公告
    专业介绍
    规章制度
    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
    成果展示
  • 研究生教育
    招生就业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导师简介
    导学思政
  • 教师教育
    微格实训
    教师技能考核
    教育实习
    教育研习
    基地建设
  • 国际合作
  • 社会服务
    自学考试
    教师培训
    合作办学
  • 学工在线
    学风建设
    科研与竞赛
    校园文化
    就业工作
    学生组织
    班级风采
    学生资助
    学子风采
    学生团建
  • 校友工作
师大首页
学术科研
    首页  学术科研
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创新研究团队在《现代教育管理》期刊发表“提升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笔谈
发布时间: 2025-07-06 浏览次数: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均提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要求,亟需提高从创新能力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效能。为此,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代教育管理》2025年第7期推出重磅笔谈专题——“提高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该专题由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陆亭教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刘爱生教授、蔡连玉教授、王占军教授、马银琦讲师五位老师共同执笔,对提升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效能的底层逻辑进行了学理分析。

图片

1

图片




马陆亭教授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支撑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是高等教育的时代重任。其支撑的关键在于对接产业全链条和社会全方位创新,涵盖真创新、高转化等方面。支撑的着力点包括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分类改革、培育创新经济增长极以及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核心发力点是促进学生及高校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率、创新链与产业链契合度、区域创新要素流动性提升。

2

图片




刘爱生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生产源头、创新人才基地、产学研纽带和创新文化培育者的核心角色,其创新体系由知识生产、人才引育、成果转化和文化培育四个子系统构成。构建这一体系的路径主要涵盖办学理念创新、组织架构创新、学术评价机制创新和薪酬激励机制创新。

3

图片




蔡连玉教授将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定义为高教创新系统功能实现的成熟度、对国家创新体系的贡献度及对国家战略目标的催化效应,涉及创新绩效、系统视角和运行机制等层面。从影响因素来看,其提升受 “多元创新主体效力”“科研创新制度效应”“组织创新氛围效应” 和 “创新场域空间效用” 四大因素共同作用。

4

图片




王占军教授从知识视角出发,认为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围绕“知识”展开,其整体效能的提升可从知识创新的价值维度、要素维度、过程维度、主体维度四个方面加以考量。其中,价值维度须强化知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素维度须打破学科组织僵化局面,过程维度须构建链式反馈机制,主体维度须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5

图片




马银琦老师则从科教融合视角分析,认为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主要通过教育体系重构、科技平台赋能、人才机制创新来实现,旨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

图片

该组笔谈从学理层面回应了高等教育如何支撑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何谓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以及如何提升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关键问题,为高等教育创新研究团队进一步聚焦研究方向以及推进相关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 邮箱:jky@zjnu.cn
  • 浙ICP备05001954号-1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