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大首页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专业介绍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学院标识
  • 党建工作
    教工党建
    学生党建
    党员之家
    主题教育
  • 师资队伍
    特聘教授
    人才梯队
    专任教师
  • 学术科研
    重点学科
    项目申报
    科研成果
    科研仪器
    学术活动
  • 本科生教育
    课程建设
    通知公告
    专业介绍
    规章制度
    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
    成果展示
  • 研究生教育
    招生就业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导师简介
    导学思政
  • 教师教育
    微格实训
    教师技能考核
    教育实习
    教育研习
    基地建设
  • 国际合作
  • 社会服务
    自学考试
    教师培训
    合作办学
  • 学工在线
    学风建设
    科研与竞赛
    校园文化
    就业工作
    学生组织
    班级风采
    学生资助
    学子风采
    学生团建
  • 校友工作
师大首页
学工在线
    首页  学工在线
教育学院优秀朋辈与新生学长述职答辩及评选工作顺利进行
发布时间: 2025-05-21 浏览次数:10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有效推进我院优秀朋辈和新生学长相关工作,教育学院心理辅导分站在4月24日和5月13日分别组织开展了2024级优秀朋辈评选活动和优秀新生学长评选活动。教育学院辅导员江泽出席了评选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述职答辩

图片
图片











在述职过程中,2024级朋辈与新生学长们回顾了自己与负责班级同学一年来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这一年来的付出与收获娓娓道来。从新生入学前的线上沟通,到开学后精心策划的破冰团辅和主题班会,再到学习生活中细致入微的答疑解惑,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助力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在成长路上相伴同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More

经综合考核:张源恒同学获评校级优秀朋辈心理互助员,林扬珽同学获评院级优秀朋辈心理互助员,许芷轩、乐婧怡同学获评院级优秀新生学长。




活动总结

图片
图片











江泽对本次评选活动及一年来朋辈和新生学长工作进行了总结评价。他首先向同学们致以诚挚谢意,表扬了大家在帮扶工作中展现的共情能力,肯定了心理疏导活动在形式上的创新设计。江泽强调,未来大家在工作中需进一步增强与同学沟通的主动性,通过完善个性化帮扶记录体系,提升辅导工作的系统化水平。活动最后,他以“微光成炬,向光而行,用真诚温暖他人,在助人中传递力量”的寄语作结,勉励同学们持续发挥朋辈互助的积极作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心得感悟

图片
图片











回顾这段充实而又意义非凡的经历,内心满是感慨与收获。它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收获了与新生们之间深厚的情谊。看着他们从初入校园时的懵懂青涩,逐渐成长为自信开朗、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教技241班朋辈 张源恒


     这一年里,小学教育244班的成长犹如一部动人的青春乐章,每个音符都叩击着我的心弦。我想,朋辈互助最深刻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未来,我将持续精进专业能力,通过构建多元化支持体系,为同学们提供更具针对性、时效性的心理辅导,用心守护他们的成长之路,让互助之光照亮更多青春的心灵。

——小教244班朋辈 林扬珽

 

何其有幸能与这群朝气蓬勃的学弟学妹相遇,更觉荣幸的是能在他们拔节生长的年岁里成为同行者。这段共同成长的旅程,既让我见证了生命的向上姿态,也让我收获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与春风化雨的师长,更在陪伴中完成了自我蜕变。我想,这正是新生学长制度最动人的价值——当我们彼此照亮时,教育便有了双向滋养的永恒温度。

——教技241班新生学长 许芷轩


这一年里,我深深感受到了责任和成长。从开学前的认真准备,到军训期间的陪伴,再到平时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每个时刻都让我明白了助班工作的价值。我看到大家从刚入学的稚嫩变得成熟稳重,从最初的迷茫找到方向,这些变化也让我收获了很多感动和温暖。这段经历不仅教会我怎样更好地帮助别人,更让我在付出的过程中收获了自我成长。今后,我会带着这些收获继续努力,也祝愿同学们都能坚持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向前走。

——小教244班新生学长 乐婧怡

对于所有参与活动的朋辈和新生学长来说,述职不只是简单汇报工作,更是通过系统梳理成长轨迹、客观分析自身不足、在实践积累中收获宝贵经验的过程。期待大家将朋辈互助中培养的责任意识延续到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持续践行“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理念,把个人能力提升与服务同学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在实干中成长,在奉献中进步



  •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 邮箱:jky@zjnu.cn
  • 浙ICP备05001954号-1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