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大首页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专业介绍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学院标识
  • 党建工作
    教工党建
    学生党建
    党员之家
    主题教育
  • 师资队伍
    特聘教授
    人才梯队
    专任教师
  • 学术科研
    重点学科
    项目申报
    科研成果
    科研仪器
    学术活动
  • 本科生教育
    课程建设
    通知公告
    专业介绍
    规章制度
    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
    成果展示
  • 研究生教育
    招生就业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导师简介
    导学思政
  • 教师教育
    微格实训
    教师技能考核
    教育实习
    教育研习
    基地建设
  • 国际合作
  • 社会服务
    自学考试
    教师培训
    合作办学
  • 学工在线
    学风建设
    科研与竞赛
    校园文化
    就业工作
    学生组织
    班级风采
    学生资助
    学子风采
    学生团建
  • 校友工作
师大首页
学工在线
    首页  学工在线
她说,总在“循环”中不断期待下一个谷峰的出现
发布时间: 2025-04-17 浏览次数:63


手握国家奖学金

问鼎全国师范生最高赛事

连续六年获评浙江师范大学优秀团干、优秀志愿者个人

她是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支教团副团长

也是扎根教育的追梦人

她就是教育学院2023级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的李楚钰

她跨越山川,用支教点亮教育理想,

她锤炼本领,以专业精进诠释师范生的责任与热爱


支教期间李楚钰与陈立群学长的合照


 “成为师范生,已然成为根植在我骨子里的执念”

        从小学时单纯向往教师身份的“一呼百应”,到高考80个志愿栏填满师范专业,李楚钰的教师梦从未动摇。高考结束,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实现了与浙师的“双向奔赴”。

        本科专业的教育见习和微格教学对师范技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她却在犹豫与胆怯中无法从容地在讲台上展示自我。因为缺乏扎实的师范技能,李楚钰在大三时遗憾止步师范技能竞赛校赛。这个结果让她发现师范生当以师范技能为立身之本,于是更坚定了继续深造的决心。




2018年查询录取通知后发布的朋友圈


 “支教是一场‘猝不及防’的淬炼”

毕业季,李楚钰离一所优秀小学的工作岗位只差临门一脚,家人与朋友大多劝她接受稳定的offer踏入人生下一程,她却接续使命,成为浙师大研支团的一员。

从决定“试一试”到确定录取,这是一个孤军奋战的过程,身边支持她的声音微乎其微,“直到录取名单公示的当天晚上我才敢告知父母”,她直言。

收到推免录取的通知


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赴龙州支教


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赴广西百色参与乡村实践


支教比她意想之中来得更快。大四上的最后一个月底,李楚钰收到了前往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支教的通知,这场突如其来的安排使她成为了龙州支教之行的“前哨兵”。这是她第一次真正以一位老师的身份长期独自面对学生——6个年级、36个班、千余名学生。“支教赋予我梦想成真的途径,也给我足够时间回望”,从“前哨兵”到淬炼成长,她坦言:虽然过程辛苦,但在此期间感受到的爱是无穷的,收获也是溢于言表的。


“‘技不如人’更应‘勤能补拙’”

由于在本科师范技能比赛中遭遇挫折,已是研究生的李楚钰再一次面对“田家炳杯”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的报名时有些踌躇不定。她深知,这是一场从小学到高中、从教学方式到知识内容的十二年跨越,是一场还未出发就感知到“难”的行程,但她还是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

训练期间,专业导师的悉心教导让她在泪水与汗水中得到飞速成长。暑假里,虽有比赛、实习、学生工作等多项任务在身,但李楚钰为了加强师范技能训练,常常会在晚托所有老师下班后自己在空教室抓紧练习。“我常意识到自己‘技不如人’,但我也知道‘勤能补拙’!”

一遍遍复盘队友们的录课视频,一轮轮磨练同一节课,反复背诵84节课堂片段的逐字稿,录课时一次次的崩溃放弃又咬牙坚持,导师张维忠教授和父母适时的鼓励与劝解,带着她一步步走完了100天的备赛。


独自训练的视频截图


国赛准备的部分内容


正式比赛时,李楚钰抽到的题目并没有在准备范围中。尽管紧张,她还是迅速冷静下来,秉持着“不知者无畏”的精神,分配好各任务时间,并根据自身优势安排教学环节,尽力做到最好。最终,她以自然流畅的教态和创新的教学设计征服评委,斩获本次赛事的一等奖,实现从“新手小白”到全国一等奖的突破与飞跃。


获奖照片


团队参赛合照


“研究生阶段是个不断破圈的过程”

除了师范生技能大赛的国奖,李楚钰在科研、实践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与同门一同立项省厅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十余项;除了研会主席的日常工作外,她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时长累计500余小时。

支教期间获奖证书


李楚钰认为,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关键在于“多维成长”。

关于多维成长的平衡之道,她坦言,研究生阶段就是一个不断破圈的过程:一方面,要热爱自己的所做之事,有热爱才能坚持下去;另一方面,要思考如何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做出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自然而然的选择。


参加主题读书交流活动


赴浙江省委党校参与新世纪人才学院培训


作为浙师大代表参加浙江省学生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如果一定要用数学来描述我的经历,大概是三角函数图象——人生本就是一个跌宕起伏、循环往复的过程,平淡接受每一次低谷,但也要不断期待下一场‘登峰’的到来!”



  •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 邮箱:jky@zjnu.cn
  • 浙ICP备05001954号-1
Copyright © 2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